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于1958年在北京开始筹建,作为电气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家科研机构,在我国能源技术与电气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电工所总体定位于电能生产、输配和高效利用与检测领域战略高新技术和电气科学前沿交叉研究,在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起骨干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主要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设备新技术、电网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超导与新材料应用、生物电磁学与电磁探测等。为进一步实现我所战略目标,拟招聘科研人员若干,欢迎有志投身于电气工程科学研究事业的人才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
Email: rczp@mail.iee.ac.cn 网址: www.iee.cas.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6号 邮编: 100190 联系人:王老师
注:应聘电子简历请在电子邮件标题处写明招聘部门编号、学历及学位、学校、专业名称及姓名,以便查看。电子简历以附件形式发送,附件请与邮件标题同名。 (例:1+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姓名)
2022年科研事业编制岗位
(一)申请条件
1.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2.2022届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3.热爱科研,理工类相关专业。
(二)薪酬待遇
1 . 解决北京户口,事业编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2. 职工公寓、五险一金、带薪休假、补充医疗保险;
3 .国际交流、继续教育培训、在职攻读研究生;
4. 符合条件者可解决配偶及子女户口;
5. 协助子女入托入学等。
序号 |
招聘部门 |
招聘岗位 |
岗位工作内容 |
应聘条件及要求 |
|
专业 |
学历、 学位 |
||||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研究部 |
中级 |
风力发电电气控制与仿真技术、大型风电机组测试技术、风力发电设备监测控制技术、硬件PCB开发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2 |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研究部 |
中级 |
风电机组关键设备机械结构设计 风电机组动力学仿真分析技术及仿真分析软件开发 |
机械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研究部 |
中级 |
电力电子装置开发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博士研究生 |
4 |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部 |
初级 |
聚光器跟踪控制研究 |
控制工程 |
硕士研究生 |
5 |
太阳电池技术研究部 |
初级 |
薄膜太阳电池工艺技术操作与开发 |
太阳电池 |
硕士研究生 |
6 |
海洋能发电与应用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永磁电机设计 |
电机与电器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7 |
电力设备新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电机及变压器基础研究 |
电机与电器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8 |
电力设备新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蒸发冷却系统工程应用与现场服务 |
电机与电器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9 |
电力设备新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电机设计 |
电气工程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10 |
电力设备新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冷却技术基础研究及测试技术研究 |
电气工程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11 |
电网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装备技术研究 |
电力电子或电力系统自动化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12 |
电网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电力储能系统技术及其应用 |
电气工程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13 |
电网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电力储能系统技术及其应用 |
电子通信自动控制或机械工程 |
硕士研究生以上 |
14 |
工业仿真计算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软件平台开发;熟练掌握C++程序设计,或者Qt程序设计,或者几何实体建模相关程序设计,或者数据可视化相关程序设计或者具备电磁及多物理建模背景,并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 |
计算机科学、电气、电子、数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硕士及以上 |
15 |
高功率密度电气驱动及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电机驱动系统软件开发,负责交流永磁电机驱动系统高级控制算法开发、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
具有自动化、电力电子相关专业: 1. 深刻理解三相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具备较强的电机控制算法开发能力; 2. 熟悉TI系列DSP架构,精通TI 28335或570等电机专用控制芯片的C语言编程,或熟悉FPGA时序和逻辑开发、调试、验证流程和方法; 3. 具备利用Matlab/Simulink或PSIM进行电机系统建模、仿真分析能力,具有电动汽车电驱系统控制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6 |
高功率密度电气驱动及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IGBT驱动开发工程师,负责IGBT/MOSFET的驱动电路原理和PCB设计及测试 |
电子、电气、机电等相关专业: 1. 熟悉大功率IGBT模块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开发,掌握IGBT模块驱动及保护电路设计原理; 2. 精通模拟电路,具备独立开发IGBT驱动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3. 熟练掌握Protel、Altium Designer 等电路设计软件,能独立完成驱动电路的PCB设计; 4. 熟悉双脉冲测试原理,能独立进行双脉冲测试。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7 |
车用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开关电源、硬件设计、软件编程、无线通信、无线充电等相关内容 |
电气工程、机电工程、材料加工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8 |
车用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耐高压系统、底盘执行机构 |
机电工程 机械设计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19 |
电力节能与电气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永磁电机设计、交流电机控制技术研究、DSP系统硬软件设计 |
电机、电机与控制、电力传动(交流电机与控制技术)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0 |
电力节能与电气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电力电子硬件设计;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研发 |
电力电子、电气工程(电力电子系统技术)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1 |
极端电磁环境技术科学研究部 |
中级 |
特种电源技术研发;开展特种直线驱动技术研究,进行电磁场、力学、温度场等耦合计算仿真分析;开展特殊环境绝缘技术研究,进行相关仿真分析 |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力 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22 |
极端电磁环境技术科学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特种电源技术研究与应用;特种直线驱动应用技术;特殊环境绝缘应用技术;特殊环境热管理技术 |
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3 |
超导与新型输电技术及储能工程 |
中级 |
物理储能技术 |
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24 |
超导与能源新材料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超导线材加工;超导磁通动力学、高场下临界电流特性及性能受限机制、高性能超导材料的制备基础及关键技术等 |
材料加工、机械、材料、物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5 |
超导磁体及强磁场应用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超导磁体研发;磁体电源与测控研发 |
电气工程、自动化、力学等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6 |
微纳加工技术与智能电气设备研究部 |
中级 |
电子光学计算和设计 |
电子光学 |
博士研究生 |
27 |
微纳加工技术与智能电气设备研究部 |
中级 |
电子电路设计,电气自动化,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博士研究生 |
28 |
微纳加工技术与智能电气设备研究部 |
中级 |
湖北台基合作产业化项目开发 |
材料或电气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29 |
微纳加工技术与智能电气设备研究部 |
初级 |
热电器件成果转化项目开发 |
材料或电气工程 |
硕士研究生 |
30 |
电磁信息检测与成像研究部 |
中级,初级 |
移动式磁共振成像关键技术 |
磁共振成像技术、电磁场理论与新技术、生物电工、电力电子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31 |
工程电磁场及其应用研究部 |
初级 |
电气科学与工程 科研助理 |
电气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能力 |
硕士研究生 |
32 |
雷电与电磁脉冲探测研究部 |
中级 |
电波传播与电磁脉冲电路开发 |
理工科类 |
博士研究生 |
33 |
雷电与电磁脉冲探测研究部 |
初级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理工科类 |
硕士研究生 |
2022年特别研究助理岗位(博士后)
(一)申请条件
1.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正派、诚实守信;
2.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申请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
3.申请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具有突出的创新研究成果,科技创新潜质优良;
5.特别研究助理纳入博士后管理,须转入人事关系并保证全脱产从事研究工作;
(二)薪酬待遇
1.税前年薪约35万元起,其中包含:基本年薪、五险一金以及住房补贴;
2.特别研究助理合同期为3年,可续聘一期合同,最长6年。合同期满可以申请研究所事业编制岗位(包括副研究员或者中科院“青促会”等项目);
3.优秀人员可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资助金额80万元。
序号 合作导师 工作内容 应具备的专业背景 接收人数 1 王秋良 超导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精密医学诊疗电磁装备技术、电磁驱动与超导磁悬浮技术、强磁场新材料技术 电气工程、力学、控制、软件、机械、自动化、材料 2 2 李耀华 高速载运工具空气动力学分析与设计 悬浮控制器设计与控制 空气动力学相关 自动控制 1 3 王志峰 第四代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仿真 工程热力学 1 4 肖立业 电力储能技术 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2 5 肖立业 输电网结构与稳定性 电力系统 1 6 马衍伟 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材料学 2 7 马衍伟 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申请者应具有材料、化学、物理、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电化学相关专业背景的优先 1 8 宋 涛 磁性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工程 1 9 宋 涛 生物医学电磁仿真 电气工程、电子工程、物理、生物医学工程 1 10 葛琼璇 高效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高性能电机控制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 11 温旭辉 高速电机、飞轮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电机与电器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永磁电机驱动系统或磁悬浮轴承方向。 1 12 严 萍 高压绝缘与诊断 具备良好的高电压与绝缘专业知识、相关的实验能力和仿真计算能力。 1 13 严 萍 大电流放电过程机理与控制 具备良好的电磁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仿真计算能力。 脉冲功率技术 1 14 阮琳 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设备高效冷却技术 热能工程 1 15 阮琳 高效传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高分子材料或有机化学 1 16 王丽芳 开关电源、无线通信、汽车底盘执行机构设计 具有开关电源、无线通信、无线充电或底盘执行机构设计等研发经历 3 17 刘国强 生物医学磁声成像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超声专业、电磁学专业或相关专业 1 18 刘国强 电法测井或电磁勘探方法与仪器 电法测井、电磁勘探专业 1 19 彭爱武 脉冲磁流体发电技术 电气工程、热能工程 1 20 任卓翔 多物理场建模仿真研究 多物理场数值建模仿真研究背景;电气、电子、机械、流体、计算数学等相关专业 1 21 杨文晖 磁共振成像高级序列与方法研究 生物医学与生物电工专业 1 22 许海平 永磁电机系统控制 1.电机与控制专业 2.熟悉永磁电机设计 3.熟悉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1 23 许海平 电气系统可靠性技术 1. 系统可靠性专业 2. 熟悉电力电子系统 3. 熟悉电机控制系统 1 24 许海平 电力电子技术 1.电力电子专业 2.熟悉电力电子系统 3.熟悉DSP系统软硬件设计 1 25 许海平 永磁电机设计 1.电机与控制专业 2.熟悉永磁电机设计 3.熟悉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1 26 张国强 新型传感器与光学仪器研究 电气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光电工程、精密仪器、光纤通讯 1 27 韩立 电子光学计算和设计 光学计算 1 28 韩立 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 自动控制 1 29 王凯 快充高功率电池;固态电池 申请者应具有材料、化学、物理、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拥有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固体化学、理论计算、原位表征等研究背景的申请人优先 1 30 张熊 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 申请者应具有材料、化学、物理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拥有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理论计算等研究背景的申请人优先 1 31 张国民 飞轮储能 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1 32 裴玮 分布式能源博弈与优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33 裴玮 交直流微网中控制及设备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34 韦统振 柔性输配电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自动化或电力电子 2 35 唐西胜 储能应用系统的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管理 熟悉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信息通信专业 1 36 邵 涛 等离子体功能材料制备,能源催化材料设计开发 催化、储能材料、材料化学、无机材料 2 37 邵 涛 电容器储能材料,金属化薄膜性能优化,电容器热管理 储能、电介质物理、热管理 2 38 邵 涛 设备智能传感与状态评估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光学传感、放电诊断 2 39 孙鹞鸿 高压大功率电源技术、储能系统技术研发 应具备良好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专业知识,具备储能系统设计、仿真验证、实验能力,了解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1 40 胡新宁 超导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重力探测技术、惯性技术 测控,自动化,电气工程 1 41 周春兰 高效晶体硅表面钝化特性研究,包括表面态密度,能带弯曲的控制和测试方法 材料物理或者半导体物理 1 42 赵雷 高效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技术研究 材料物理或材料化学或半导体 1 43 白凤武 平面超表面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工程热物理,太阳能热利用 1 44 史黎明 特种电机与控制 电机与电器 1 45 李子欣 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
2022年博士后招聘岗位
招收条件: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等条件符合博管会相关要求。
序号 合作导师 进站工作内容 应具备的专业背景 接收人数 1 王秋良 超导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精密医学诊疗电磁装备技术、电磁驱动与超导磁悬浮技术、强磁场新材料技术 电气工程、力学、控制、软件、机械、自动化、材料 3 2 王志峰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水体 顶盖技术研究 工程力学 1 3 李耀华 高速载运工具空气动力学分析与设计 悬浮控制器设计与控制 空气动力学相关 自动控制 1 4 肖立业 电力储能技术 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2 5 肖立业 输电网结构与稳定性 电力系统 1 6 温旭辉 特种车辆电传动系统设计及控制 电气或车辆工程博士背景,永磁电机设计及控制方向等 1 7 严 萍 高压绝缘与诊断 具备良好的高电压与绝缘专业知识、相关的实验能力和仿真计算能力。 1 8 严 萍 大电流放电过程机理与控制 具备良好的电磁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仿真计算能力。脉冲功率技术 1 9 葛琼璇 高效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高性能电机控制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 10 刘国强 生物医学磁声成像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超声专业、电磁学专业或相关专业 1 11 刘国强 电法测井或电磁勘探方法与仪器 电法测井、电磁勘探专业 1 12 王丽芳 开关电源、无线通信、汽车底盘执行机构设计 具有开关电源、无线通信、无线充电或底盘执行机构设计等研发经历 3 13 阮琳 电气装备热管理技术 电气工程或热能工程 1 14 彭爱武 永磁电机设计 电机与电器博士学位 1 15 彭爱武 新型静态核电转换技术 热能工程、电气工程 1 16 张国民 飞轮储能 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1 17 许海平 电力电子技术 1.电力电子专业2.熟悉电力电子拓扑结构,主电路设计3.熟悉DSP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1 18 许海平 永磁电机设计 1.电机与控制专业2.熟悉永磁电机设计 1 19 许海平 永磁电机系统控制 1.电机与控制专业2.熟悉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1 20 胡新宁 超导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重力探测技术、惯性技术 测控,自动化,电气工程 1 21 张国强 新型传感器与光学仪器研究 电气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光电工程、精密仪器、光纤通讯 2 22 韩立 电子光学计算和设计 光学计算 1 23 韩立 嵌入式控制系统开发 自动控制 1 24 邵 涛 等离子体功能材料制备,能源催化材料设计开发 催化、储能材料、材料化学、无机材料 2 25 邵 涛 电容器储能材料,金属化薄膜性能优化,电容器热管理 储能、电介质物理、热管理 2 26 邵 涛 设备智能传感与状态评估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光学传感、放电诊断 2 27 孙鹞鸿 高压大功率电源技术、储能系统技术研发 应具备良好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专业知识,具备储能系统设计、仿真验证、实验能力,了解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1 28 霍小林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相关指标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1 29 史黎明 特种电机与控制 电机与电器 1 30 李子欣 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