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磁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以现代电磁学理论与电磁技术为依托,使用物理学的思想、概念和方法,结合生物学、医学的最新进展,开展前沿性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揭示生物组织和生命过程不同层面的电磁学特性及外加电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其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生物电磁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电磁特性及其应用,电磁场生物学效应及其物理机制,生物电磁信息检测与利用,生物微检测与微能源,纳米尺度下生物体原位操纵、表征及微加工的综合应用技术,以及基于上述技术的新型医疗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的研制等。 

       生物电磁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具备进行生物医学与电气工程交叉研究的完善平台。代表性成果包括: (1)系统研究了磁共振成像相关电磁技术,发展了磁体技术、先进梯度技术、射频技术和控制台及其软件技术,研制了0.3T~9.4T多种磁场强度的磁共振成像装备和科学仪器。 (2)研制了系列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为肝衰病人的治疗提供了辅助支撑;与浙江大学合作的“肝衰竭人工器官替代治疗研究”,获201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3)系统研究了基于内源磁性颗粒和磁-光感应蛋白的生物弱磁响应机制,对揭示生物迁飞导航的定向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利用趋磁细菌的磁导航机制,探索了其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4)研究了不同靶材的彩色CT成像、射线源焦点精确控制和多能谱材料X射线成像等相关技术,研制了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彩色三维成像Nano-CT系统,在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得到应用。 (5)开展电子光学、高压绝缘和新型阴极、靶材等关键问题研究,实现了传输效率达到36%的电子束高效传输和微米级聚焦,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加速电压90kV、微焦斑尺寸小于1μm的微焦斑X射线源并得到应用。